搶救急性腦中風 介入性動脈取栓新療法
急性腦中風治療分秒必爭。79歲郭老先生有高血壓病史,但沒有規則服藥,日前於家用餐時突然意識不清,送至急診,腦部電腦斷層檢查發現症狀惡化,緊急施以「介入性動脈機械取栓法」,迅速取出血栓,順利救回一命。
有鑑於急性腦中風治療是與時間賽跑的重症,林口長庚紀念醫院發展出「介入性動脈機械取栓法」,並成立「多科整合式急性腦中風治療小組計畫」,針對所有急性腦中風到院病人,進行診斷及治療的時間控管分析及改進,至今收治近50例,預後均相當良好。
林口長庚紀念醫院腦神經外科醫師李石增表示,以往針對急性缺血性中風患者,於發病3小時內使用合成的「組織胞漿素原活化劑rt-PA」,可增加33%復原機會。一旦病人發病超過3小時,只能回頭採用傳統藥物與復健治療,容易留下中風後遺症及難以回復的肢體殘障。
林口長庚針對12小時內急性缺血性腦中風病人,研發出「介入性動脈溶栓法」,只要經醫師評估符合條件,即可讓缺血性腦中風病人不再受急救黃金3小時的限制,增加復原的機會。
衛福部資料顯示,腦血管疾病已是國人前3大死亡原因,平均每10萬人就有30.4人因此死亡,其中又以急性腦中風為最重要原因。不少患者因為病情無法積極治療而喪失寶貴生命,或是出院後失去肢體功能,生活品質變差,拖累家人。
李石增指出,「介入性動脈溶栓法」可讓腦中風成為可積極治療且成效良好的急症,期望能降低腦中風造成的社會成本負擔,幫助更多的腦中風病人早日回歸正常生活。
新聞出處---http://healthmedia.nownews.com/contents.aspx?cid=5,66&id=19791
- Apr 05 Tue 2016 12:56
搶救急性腦中風 介入性動脈取栓新療法
close
全站熱搜
留言列表
發表留言